黄金是最终财富的代表,被誉为“囚禁的货币之王”。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约翰。梅娜德。凯恩斯虽然力促布雷顿森林体系,但是他以黄金作为该体系的最后支柱,以保证国际收支体系的自我修复功能;美国的大战略家、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殚精竭虑地废除美元与黄金的关系,以保障美国财富不外流,同时通过石油美元谋求美元纸币的商品支持;享有世界央行之称的“美联储”有着科林斯潘这样的“无冕之王”,要知道他在意非官方身份发表真知灼见时都大赞黄金的不可替代性;欧洲央行持有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,而不是美元,这是欧洲两次大战和持续不断的地缘政治动荡带来的治国睿智。谈了这么多恢弘的历史人物和金融治国之道,无疑就是想指出一个关键句:黄金极其重要,它是世界经济的锚!
欧洲资本主义的关键发展阶段长达上百年,此阶段的最关键特征就是货币的稳定,而当时的货币制度就是黄金本位制度。黄金供给量的增速每年在2%左右,这是一个货币主义者一直想通过纸币制度模仿的水平,即使再独立的中央银行也无法避免党派政治,无法避免短视压力,所以企图用信用本位模仿黄金本位最终都会败给人类的天性。
信用本位的基础在于强大的中央权力,不过彼时帝国的特点就是喜欢扩张,而帝国疆界的推广往往使得其通知边际利润递减,最后使得整个统治收益下降,从而导致帝国的财政赤字。当赤字难以为继的时候,统治者为了苟延残喘就不得不通过准信用本位或者信用 本位来解决问题。罗马帝国的衰亡与其不计成本的过度扩张有关,由此引发的赤字问题使得当政者不断降低货币中的贵金属含量,这就是一种准信用本位,随着恶性通胀的出现,罗马帝国寿终正寝了。元朝的短命与此差不多,扩张导致赤字,从而引发纸币的使用,这就是利用信用本位的滥发纸币来解决财政问题,帝国在恶性通胀的推动下很快夭折。
黄金总是从衰落的国度流向崛起中的国家,从一个老去的文明流向新兴的强者 。当美洲的部落文明抵不过西欧的蛮力和病菌政府时,金银流向了更强大的中华帝国。随着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在19世纪的衰落,金银又流向了欧洲,流向了大不列颠统治下的西欧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将西欧打的气数将尽,金银流向了美国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德国和日本的战后重建和崛起,金银开始从美国回流,但是美国的战略家们通过牙买加体系和石油美元,加上美国的军力力图阻止这一进程。这些措施减缓了美国的衰落,作为帝国衣钵的当代传人,美国像历史上那些帝国一样,过度的扩张使得帝国的通知收益急剧下降,美国的鹰派战略家头脑中的国家利益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国力,美国兴起的根源在于独立于欧洲大陆事物,但是兴起后它也不可避免地要抑制欧亚大陆上新兴帝国的出现,所以这种“大国政治的悲剧”使得美国不得不宿命地走向帝国的谢幕。中国最近两年的民间黄金热潮,使得金银开始向中国和印度聚集,虽然美国力保其财富,但是一旦中国官方开始做出相应动作,则一次新的财富转移势不可挡。
上面的不足2000字将近代和现代的文明兴衰与黄金的流向联系起来,只是希望读者明白,如果你要长期投资黄金,那么你一定要从全球战略角度来看待黄金的价格,这需要你懂得国家政治,特别是现实主义的军事理论和地缘政治学,同时你要懂得货币经济学。地缘政治学比较好的读物是布热津斯基的《大棋局》,基辛格的《大外交》、马汉的《海权论》、麦金德的《历史的地理枢纽》,关于军事理论,我推荐你阅读《东周列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,国内地缘战略大师张文木和何新的相关著作也可以一看。货币经济学我们推荐贡德的《白银资本》、弗里德曼的《货币的祸害》以及奥地利学派的相关内容,国内的泛货币主义著作,我们推荐张宇燕的《美洲金银与西欧的兴起》、王建和何志成的相关著作、以及与奥地利学派有一定渊源的《货币战争》。
通过全球政治和经济变化,我们可以洞悉黄金的长期走势,而通过黄金的走势我们也可以把握全球的格局和走向。如果你投资黄金,你就是在对世界的未来下注;如果你投机黄金,就是在对群体的心理下注。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,你都是在交易,也是在把握世界的脉搏。
任何交易都离不开三个问题:风险报酬率,胜率和周转率。人的天性使得我们一开始往往追求胜率和周转率,从而得到一个极差的风险报酬率,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,那么黄金交易的实际效果将下降80%。
以黄金为鉴,可以知文明兴衰;以黄金为镜,可以明国家得失;以黄金为友,可以握天下乾坤!可以或不夸张的说,明白了黄金,你就明白了“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”之道!!